作者笔下的公益日记
新闻资讯
News
Group
News
发布者: 时间:2020-09-01
有知识 有干货
有分享 有生活
听大墨说
作者笔下的公益日记
周日的正午12点,我的电脑微信一直在“噔噔噔”的不停弹响,脑子有点懵,洗了把脸,回想起电脑开了一夜,听着B站里动物纪录片中自然的鸣响入睡。脖上挂着毛巾走回桌前,看了眼99+的弹窗,朋友圈还是在卖货、朋友群依旧在八卦、妹妹又去了新的旅游景点打卡,只有老板的信息让我停滞,他去做了公益,还发了许多照片给我。
他给我留了言,让我写篇文章发朋友圈。想起朱一旦那句:“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作秀,是脑海中闪过的念头,而当我看了眼集团群不禁又陷入了深思。
回想起十几年以往的工作经历,老板带头当义工的寥寥无几,内心似乎有了些触动。我坐了下来,点根烟,想起韩红疫情公益的那些杠精,和我刚才脑海闪过的一丝念头很像,理性的我讨厌他们,却总在不经意间和他们一样。把自己剖析了一下,还好,只是因为自己喜欢挑战思维的局限,内心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角度的分析罢了。
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人们为疫情带来的苦恼精神萎靡、垂头丧气;有人抱怨阶级的不公,有人感叹投错了胎或者没有一个好爹,但我更相信一个人的努力付出远比出身更重要,也更有意义。我翻看着他的公益照片,似乎看到了人性的光。
我问老板,你以前还做过哪些公益,分别捐了多少钱,捐了多少物品,我好方便帮你统计做推文宣传,结果他回复我的是:“太多次,不记得了,云南、四川、清远,还有一些别的地方,小的千把块,多的大几万都有...”,我第一反应是笑了一下,内心想的是:“靠,这怎么写”,但很快就意识到,笑是发自内心的,是愉快、轻松的。
顿笔下的沉思
我很快将图片和文字进行了大致的排版,但写着写着就慢了下来。我知道许多人都看腻了这种图文式的公益文章,也许视频是最好的方式。年轻人或者说现代人更喜欢观看类似VLGO的拍摄手法,至少可以很容易直观体验和代入。但也很难想象如果现场有人不停的为了获得好镜头而去破坏这种自然的、流动的氛围,这又会和公益本质相违背。且不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出色的视频创作者,在现场,一部手机的数秒记录远比去一堆专业的拍摄人员要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孩子们从内心里会感激那些发自内心的援助,也许小点的孩子不会懂,只是好奇,而稍微大点的孩子还是能看懂这是不是为获取更大利益的资本秀。毕竟,这些年打着公益旗号的不法集团、个体获取社会信任,集资潜逃的不在少数,这类公共新闻也不新鲜了。
在和老板的交流中,我可以很隐约的感受到他并不希望我呈现的内容太过“作秀”,期间我点了第二根烟,心里盘算着:‘总不能把马赛克打在你脸上吧?’好人、好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应该被推广的,这类矛盾心理其实完全体现在许多做公益的企业家、个人的心态上。想做点好事,顺带着身边的人一起,逢人见客,扩散个口碑其实是比较惬意、理想的状态,可真要像当年的陈光标一样,往往又不好意思。设身处地的想想,做公益除了要花钱,还要出力,要了解受捐人、地方的需求,还有物品的运输与会面,发动身边的人,提前想好要说的话,慎重且发自内心的传递自己的价值观,要避免作秀嫌疑、甚至是闲言碎语、付出的不仅仅是财物,合格的捐赠人还需要不时的关注受捐状态的变化防止不到位做无用功...
公益,是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的一种通俗讲法。但你又不得不承认它和商业是无法撇清关系的量子纠缠现象,就像你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一样,即便如何弱化,它本身就具备推广宣传的因素在其中。
疫情苦了很多人,这年头谁都想赚点钱。如果有能力或者赚到钱的人除了真心实意的做善事外,哪怕作秀我认为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商业讲究的是信任、品牌与口碑,只要在合理有效的监督下,拥有好名声的人更能快速获得关注和机会。能够聪明的将慈善做大影响力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更何况公益的钱是流向底层的,财富不均的金字塔结构更需要这样的通道来缓解社会矛盾。
如今的公益已经不是简单的善意层面的捐赠与帮助,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疫情现状也好、国家发展留下的阶层财富不均问题也罢,公益,是理想的解决手段之一。因为人们给予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捐赠与帮助,更多的还是优质的精神传承,希望与爱。
想起小李子莱昂纳多的电影《盗梦空间》,仿佛在展望间穿越了数十年,尽管我们的寿命有限,但能在这短短的时光岁月里,做些福泽后代的善举,回忆起,那必定是多么欣慰且有意义的事。世界在变化,不变的是生而为人的责任与上善若水的胸怀,因为他,世界往美好又加速了一点点。望向凌晨的时钟,我躺下并闭上了眼,暂时停止转动,但还有许多拼搏的齿轮,仍在驱动着文明,滚滚向前。
泰国华泰集团,一个以珠宝业务为核心,兼营酒店、医美、文化传媒的“爱与希望集团”,主打东南亚海外市场,致力为中、泰两国贸易搭建桥梁。我是作者大墨,欢迎与我们建立联系。